政治经济学简答论述汇总第七章-山西自考网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8日

政治经济学简答论述汇总第七章

第七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1、产业资本,它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2、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产业资本要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

  如果用G表示货币,W表示商品,A表示劳动力,Pm表示生产资料,那么,购买阶段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如果用P表示生产过程,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那么,生产阶段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从生产领域回到流通领域,把由生产阶段生产出来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卖出去,实现价值与剩余价值。如果以W'G'分别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货币,则售卖阶段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W'G'

  3、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并分别执行着三种职能: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商品资本的职能则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4、产业资本的循环

  产业资本顺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叫做资本循环。用公式表示是: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所以产业资本循环过程,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5、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地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即具有并存性。

  (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资本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即具有继起性。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与三种循环形式的并存性和继起性,是互相联系和互为条件的。继起性是由并存性决定的,没有并存性也就没有继起性。同样,并存性是继起性的结果,如果继起性受到阻碍,并存性也成为不可能。

  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6、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1)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2)生产资本的构成

  (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的周围速度

  7、生产时间,是指资本停留在生产阶段内的时间,也就是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入直接生产领域开始到生产出产品为止的时间。它又可根据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是否结合,再分为劳动时间与非劳动时间两部分。

  8、劳动时间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决定劳动时间长短的因素,首先是生产过程及产品的性质,其次是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

  9、生产时间还包括非劳动时间。非劳动时间是生产资料已进入直接生产领域,但没有与劳动力结合的时间。它包括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停工时间等。

  10、影响流通时间的主要因素,是商品的需求状况、生产企业距市场的远近,以及交通运输和信息等。

  11、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12、劳动力的资本属于流动资本。

  1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本不同的。

  首先,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的划分则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其次,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再次,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14、固定资本的损耗分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

  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这种损耗都是物质上的损耗,所以又叫做物质损耗。

  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价值贬值而造成的损耗。无形损耗也叫精神损耗。

  15、而根据固定资本损耗程度以货币形式逐年提取的固定资本补偿金,叫做折旧基金或折旧费,它通常以一年为单位提取。折旧费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固定资产平均使用年限

  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折旧率的计算公式是: 折旧率 =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始价值

  16、生产资本的构成对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一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变化;

  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17、预付资本一年中的总周转次数=(一年中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一年中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

  18、产业资本家总是力求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因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以下影响:

  首先,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成正比变化。

  其次,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年剩余价值率= 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 /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

  年剩余价值率的公式还可表示为:

  M'= m'vn /v=m'n

  19、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20、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是不相同的,

  首先,它们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其次,一般来说,年剩余价值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21、单个资本,就是各自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22、社会总产品的补偿有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23、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来看,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分为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个组成部分。

  24、依据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分为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

  25、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c+m=c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引申出另两个实现条件:

  c+v+m=c+c

  c+v+m=v+m+ v+m

  两大部类之间只有保持了这个基本比例关系,才具备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26、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是第一部类生产的,因此,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就是:

  Icvm)>Ic+IIc

  把公式两端的Ic都减去,这个公式就表示为:

  v+m>c

  这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

  用公式表示就是:IIc+v+m)>Iv+m/x+IIv+m/x),把公式两端各减去IIv+m/x),这个公式就表示为:c+ m -m/x> v+m/x

  这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另一个基本前提条件。

  27、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v+Δv+m/x= c+Δc

  (c+v+m=c+Δc +c+Δc

  c+v+m=v+Δv+m/x+ v+Δv+m/x

  28、所谓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就是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扩大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比第二部类生产增长得快的现象,即生产资料必然优先增长。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客观经济规律。

  29、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归根到底要依赖于或受制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这表现在:

  (1)第一部类扩大再生产所追加的劳动力对消费资料的需要,要依靠第二部类生产的增长来提供。

  (2)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是为满足第二部类生产发展的需要。

  (3)第一部类为本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最终也受第二部类生产发展的制约。

  30、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

  3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3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通过这一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可清楚说明。

  首先,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其次,这一基本矛盾又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34、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性地爆发,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过程本身的阶段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时趋向缓和,有时趋于激化。

  35、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也具有周期性质。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为: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阶段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

  36、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主要特点是:(1)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进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

  (2)危机的程度及引起的社会震荡不如战前严重;

  (3)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

  (4)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失业成为再生产周期中的经常现象;

  (5)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等。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ggk/9/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