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必过材料完整版 名词解释1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4日

1.薪酬:是在财产所有者与劳动相分离的情况下,作为非财产所有者的劳动者的报酬。

2.需要层次理论观点: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又是由人的需要而决定的。

3.期望理论:认为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取决于两种因素:该项活动所产生的成果吸引力和预计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4.公平理论:主要揭示了人们由于将报偿与他人比较而得到心理平衡感与他的行为积极性之间的关系。

5. 双因素理论又称“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是指促使员工产生满足感的因素,它往往与工作内容本身相联系。保健因素则是指会使员工产生不满足感的因素,这类因素通常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联系。保健因素不能无限度满足,把一部分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

6. 薪酬定律:如果薪酬超过了维持生存的必要量,人口增长速度就会加快,结果劳动力供大于求。

7. 工资制度:从广义上说是一整套工资收入分配的规章制度、措施和所采用的各种具体分配形式的总和。狭义的工资制度专指工资等级制度。

7. ★ 工资等级制度:是依据劳动差别、确定工资标准的一种工资制度。它在工资分配中居主导地位,是整个工资制度的核心,其他工资制度的基础。

8. 工作工资制:是在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确定工资标准的一种工资制度,分职务工资制和岗位工资制等,特点是对事不对人。

9. 能力工资制:是以劳动者本人的劳动技能水平确定工资标准,其特点是对人不对事。分为技术等级工资制、职能工资制等。

10. 职务工资制:就是根据职务的劳动特点与工作价值而决定工资标准的一种工资等级制度。

11. 组合工资制:又称为分解工资制或结构工资制。

12. 年功工资制:年功工资在日本称为年功序列薪酬。年功指年龄越大,工龄越长,则劳动熟练程度越高,功劳越大。序列,即等级的意思。年功工资是一种纯粹以劳动者为中心的工资制度。它的基本标志是逐年定期增资

13.薪酬构成:即组成薪酬量的各种成分及其在薪酬量中的比重。它的各个成分各有侧重地执行不同的薪酬职能,以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全面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提高、效益增加。

14.计时薪酬:是一种按照单位时间薪酬标准和劳动时间计算和支付薪酬的方式

15. 计效薪酬:又称为计件薪酬。是根据雇员完成的工作量或合格产品的数量和计件单价发的劳动报酬。

16. 业绩挂薪酬:又称为PRP,指不只考虑工作结果或产出,还关注实际工作效果。

17. 年薪制:是以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年度为单位,确定经营者的基本报酬,同时根据经营成果再确定其风险收入的薪酬制度。、

18. 按劳付酬:指对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应该以劳动为尺度计酬,提供劳动多所支付的报酬就多;反之就少。

19. 薪酬支付制度:是指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范各用人单位的薪酬支付行为,目的是保障员工通过劳动获得薪酬的合法权益。

20. 薪酬水平:指某一特定时期、特定地域内员工平均薪酬的高低程度。影响薪酬水平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薪酬总额,另一个是在业的员工人数。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ggk/6091/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