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笔记(典藏版)2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5日

第二章  素质测评的历史与发展

一、测评思想:1、人员素质测评是必要的;2、人员素质测评是可能的;3、人员素质测评可以量化。

二、识记:古代人员测评内容:包括德性、识、绩(功、黜)、智等,主要体现在人才选举与考评制度中。西周,人才素质测评目标:“乡三物”,具体是“六德、六行、六艺”。

1、德性:历代人员测评中的重要内容,九德、五德、六德,包括道行品质与一般的个性品质;德还包括“志”与“敬”。“性”相当于人员素质中的心理素质。

2、“”,即“知识”,在古代主要是指首先知识与一些实用实科的知识;

3、“”,又叫功(黜),是今天的绩效,其具体内容是针对考评目标的到达度或取得的工作效果效率;

4、“”或“能”或“才”的测评也是历代人员素质测评的重要目标。

三、领会:古代人员测评的指标:

测评目标与测评指标是构成人员素质测评标准的两个方面。

测评目标:规定了测评标准的内容与范围;

测评指标:提示测评目标特征的标志。

1、日常言行:用来揭示人员素质最常用的指标之一,最容易观察与收集。

2、特定情景下的言行:人在特定情况下的言行,带有较强的可比性。

3、工作绩效:功、绩、黜,即是绩效考评的指标又是素质测评的指标,具有双重性。

4、生理因素及特征:世袭和九品中正制,主要依据是血缘这一指标。刘劭《人物志》中,按筋、骨、血、肌、气等五种生理特征因素,来区分人的才能。

5、服饰等外在客观标志:可以追溯到孔子,孔子认为“君子”的服装尚朱,宗周,以端正为美。

6、五行阴阳等中介标志:古代“测字”、“卜卦”,依据被测者所卜的卦或抽的字等中介物,来推测人的性情与智慧。

四、古代人员测评的技术

1、“观”:相当于自然观看,带有一定的表面性。

2、“察”:即有目的的观察。

3、“”:并非一般的问,而是带有一定目的的试问与探问。

4、“忖与揆”:“忖”即思量、揣度之意;“揆”即度量、揣度之意。

5、“论”:即讨论、议论、辩论、审定与研究,是一种摆事实、列观点、查证据和意见磋商的过程,是集中众人智慧与信息的一种测评技术。

6、“”:即试探、试用、检验与考试,是以一种以实际或接近实际的事情验证素质存在与否,评定素质优劣、高低的一种技术。

7、“访”:即咨询、探寻、探看与查访,与今天的调查与同义之处。

8、“”:即注意,是一种注意言语的内容、声音及含义等从而收集信息的手段。

五、识记:

察举:即通过观察比较的方式来选择人才。察举中首重品德测评,其特点是察言观行、考行究德。

贡举:把下臣对朝廷察举人员看做是一种进贡之举,贡举即强调下级对上级察举人员的义务性,又有助于强化下臣对朝廷察举人员的光荣感。

保举:则把察举人所察举的质量与其所应担负的责任直接相连。

荐举与选举都是以察举为基础,荐举即为少数权威知名人士举其所知,易为人情所误。

选择即为群人各据所知,众中选优。

试举:是察举演变的另一种形式,所察举或选举的人员,是否属实,宜任何官,尚需实践检验。

六、识记:九品中正创立的目的:想选择州郡中那些贤能且有识鉴经验的专家,来负责人才选拔的正中下怀,以此保证人才选拔的质量。

七、识记: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和委任官职的四大形式:1、察举;2、九品中正;3、科举;4、世袭。

八、领会:正的六条标准:

1、忠格匪躬;2、孝敬敬礼;3、友于兄弟;4、洁身劳廉;5、信义可复;6、学以为已。

九、领会:九品中正制的测评思想:

1、要求由那些公正无私且富有识人评判经验的专家担任选拔之职,显然其对素质的测评应比一般人或兼任之人更为科学准确。

2、九品中正要综核九品名实,要求各等有一个具体客观的评价标准。

3、中正官司必须亲自或派人去察访每个士人的家庭背景与现实作用,作出行状评语。

4、中正官所定的品级,一般三年一清定。

十、领会:科举制的测评思想和科举的程序:

品德主要是个体与其周围众人道德关系中表现的行为特征,因此察举与九品中正对个体品德的测评都比较有效,其中尤以乡举里选效果最佳。但它们对个体才能知识的测评却有困难,只有课试方法,才能有效的测评一个人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课试成为科举的先声。

科举即设科举人,开创之始以品德测评为主。

科举的科目后来在唐朝发展为常设科目、非常设科目和特设科目三类。

科举的方法,开始为试策,后发展为口试、贴经、墨义、策问、诗赋、经义论策与制义等。

科举注意汲取了过去征辟自荐与察举中乡举里举、荐举的民主性,汲取了察举中保举律制的质量保证措施,甚至复试、皇帝微服听舆论和亲自制举。

后来发展,科举对应举者的品德测评,基本上是以对首先思维的测评代替对实际品德表现的测评。

十一、识记:干部测评的标准:概括起来就是“德才兼备”,标准具体表现在干部录用与选拔的条件上。

十二、识记:公务员的测评方法:1、统一考试;2、试用;3、短期借用(借调)。

十三应用:素质测评方法改革的趋向:

1、在测评目的上,是由评价型向开发型方向发展。

2、在测评过程方面,是由主观随意性向客观化方向发展。

3、在测评方法方面,是由单一型向综合型方向发展。

4、在测评手段上,是由传统型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十四、领会:测评过程客观化趋势的具体体现:

1、测评标准的统一化、明确化与行为化。我国人员素质测评的内容,基本上是德、能、识、绩几个方面,分解为一级、二级主、三级。

2、步骤的程序化、多层化。

3、测评内容的具体化、写实化、等级化与数量化。

十五、领会:测评方法向综合型发展的具体体现:

1、测评目的与功用的全面兼顾。

2、日益重视素质结构的整体性测评。

3内容与标准的综合扩展。

4、主体的扩充与结合。

5、测评方式的综合应用。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ggk/6090/3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