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0540外国文学史自考复习资料-第八章19世纪文学(三)3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7日
第五节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代表,闻名世界的幽默讽刺作家。他被誉为“美国民族文学的真正开创者”,还有些评论家称之为“黑色幽默之父”。
一、生平与创作
马克·吐温(1835~1910)的原名为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出生于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一个律师的家庭。他为自己所取的笔名即来缘于此——“马克·吐温”一词本是领航员术语,意思是“水深两噚(一噚为6英尺,约合1.329米),表示船只可以安全通过而不致搁浅。显然马克·吐温选用这样一个笔名,颇带有些幽黑味道,表明他非常看重自己在密西西比河上当领航员的那一段经历,他后来的许多小说都是以密西西比河流域作为故事背景的。
马克·吐温是举世公认的一位幽默讽刺大师。然而,他并非一个专以逗笑取乐为目的的幽默家,而是有着严肃思想的真正艺术家。正如鲁迅先生在《〈夏娃日记〉小引》一文中指出的:“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生活的缘故。”马克·吐温本人亦曾反复强调:“任何东西也抵挡不住笑声的冲击”,即充分地显出他以“笑”为其创作的美学原则。
马克·吐温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代:
第一时期从南北战争结束至19世纪60年代。在这一时期,马克·吐温继承了美国西部民间文学怪诞、夸张和幽默的传统,以笑为武器,讽刺资产阶级、小市民日常生活中的狂妄自大、愚昧无知和庸俗可笑。总的来说对社会批判不够深刻,诙谐逗乐的成分较多,但在早期代表性作品《竞选州长》中批判性明显加强,显露出辛辣讽刺和尖锐嘲弄的创作特色。短篇小说《竞选州长》写的是一个声望还好的独立党候选人“我”,被共和党和民主党竞选人通过各自把持的报刊舆论界,接二连三地编造谎言,诬陷“我”是一个“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鬼”、“舞弊分子”、“讹诈犯”等。“我”被两大政党的竞选对手弄得声名狼藉,无法为自己申辩,最后只得自甘失败,退出竞选。马克·吐温通过“我”竞选州长而失败的一个滑稽故事,揭穿了美国“民主选举”、“言论自由”的真相:所谓“言论自由”不过是资产阶级通过其把持的舆论工具,对“好人”进行造谣诽谤、栽赃陷害、威胁恫吓的“自由”罢了,而所谓的“民主选举”,则仅仅是那些“把各种各样的无耻勾当看作家常便饭”的政党无赖之徒敲开幸福之门的金砖。声名、道德、品质都得抛开,越是流氓无赖,越有机会当选。当然作者对这种龌龊现象揭露得尚不够彻底:仍然相信在资产阶级政客中,还存在着所谓“诚实的老实人”,就如作品中的“我”一样,惋惜这样的人无法当选;幻想资产阶级能够用道德约束自我,正大光明地进行竞选活动,那样“好人”就会“当选上台”,“民主与自由”就可以得到保障和发挥。尽管如此,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吐温便这样勇敢尖锐地抨击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已实属难能可贵,至今仍不失其社会批判的深刻含义。
第二时期从19世纪70至90年代。这是马克·吐温创作旺盛、成就最卓著的时期。主要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等。
《汤姆·索耶历险记》描写少年汤姆不堪忍受周围枯燥乏味的生活,与另一个少年哈克结伴外出冒险的故事。
第三时期从19世纪90年代至作家谢世。美国此时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疯狂掠夺、野蛮屠杀殖民地人民。马克·吐温对此血腥暴行深恶痛绝,对社会矛盾的认识日趋深刻,尖锐辛辣的政论作品成为该时期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创作的轻松幽默至此变为愤怒的讽刺,主要作品为中篇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赫德莱堡是一座远近闻名的“诚实”、“清高”的市镇,这一好名声已保持三代之久,人们都深信它是“不可败坏”的市镇。但偏巧该市镇曾得罪过一个外乡人,他想施以报复,便在镇上故意留下一袋金币,上面附有字条,讲明过去受到镇上某位大善人的慷慨援助,现特以一袋金币酬谢。但条件是那位大善人必须先说出当时对这位外乡人说过哪些话,以作为领取酬金的凭证。外乡人把答卷分别寄给了镇上19位上等公民,他们都交上了答卷。开彩那天,热闹非凡,许多外地人、记者闻风从全国各地赶来观瞻。而揭晓的结果,19个人的答案一模一样,变成了一场妙不可言的丑剧;而那袋金币最后被人们发现,不过是铅币镀的。
小说中的“赫德莱堡”,实际是整个美国社会的缩影,而19位上等公民不啻整个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被公认为是诚实、清高、廉洁和不可败坏的模范人物,然而仅仅为了一袋金币,表演了一场滑稽丑剧,全想捞到那笔不义之财。马克·吐温无情地揭示了资产阶级诚实、清高的道德外表,暴露出他们卑鄙贪婪的拜金主义的本质。作品结尾那19位上等公民毫无例外地全部上钩,则表明作家对美国“民主、自由”理想的极度失望与幻灭。
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一)情节、人物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在情节、人物等方面与《汤姆·索耶历险记》有一定关系,堪称《汤姆·索耶历险记》的姊妹篇。但严格说来,它不是前者的续篇,而是在内容上完全可以独立的一部作品,属于马克·吐温最重要的代表作。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海明威曾经说过:“所有美国文学都源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一书。”这个论断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该杰作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巨大的社会影响。
(二)思想内容
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前的19世纪40年代为故事背景,通过描写白人儿童哈克与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一段经历,谴责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种族歧视、种族压迫,表现出作家坚决反对蓄奴制,热切追求人人平等、自由的社会理想,提出了把黑人从野蛮残忍的现存蓄奴制下解放出来的重大而迫切的社会问题。
(三)人物形象分析
1、吉姆形象
吉姆虽是个黑奴,但从不逆来顺受,听凭命运摆布,在思想上始终是独立而自由的。他不承认奴隶制是什么天经地义的,想逃到自由州“卡罗”去,打算先找到一份工作,然后再设法赎出老婆孩子,一起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分种族、肤色,人人都有享受自由幸福的生活的权利,这里体现出作者可贵的民主思想。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吉姆最终获得自由,乃来自于其主人的良心发现——女主人在临终之际宣布给吉姆自由。
2、哈克形象
在《汤姆·索耶历险记》中还不太重要的哈克,在这部小说里成为一位主要角色。他是一个天真活泼、富于幻想与同情心,喜爱冒险、渴望自由,思想已经开始觉醒,能够站在黑人的立场上反对种族歧视、种族压迫的美国白人儿童形象。
(四)小说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抒情交相辉映,尖锐深刻的揭露、幽默辛辣的讽刺以及浪漫传奇的描写浑然一体,形成马克·吐温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2、广泛运用对比手法
如作者以自然与社会的对立来批判现实——将哈克富于幻想、纯洁无邪、渴望自由、追求美好生活的自然天性,与扼杀这一天性的文明社会构成鲜明对照,以此批判和否定现实社会的庸俗、阴暗、停滞、落后。同时,他还借助人物之间的对比来刻画人物。如哈克、吉姆虽有追求自由的共同理想,但因肤色不同、年龄悬殊、经历有别、性格迥异,所以,使各自的性格特征在对比中愈显分明:有了老吉姆的忠厚、诚实、慈爱,才更烘托出小哈克的天真、淘气与善良。
3、独特的构思
马克·吐温继承了流浪汉小说的传统,让哈克扮演一个天真无邪、对资本主义文明世界非常陌生的孩子,让他步入这个世界,一路漂泊,以一种孩子所特有的好奇、天真的眼光,来观宗工评判这个世界。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ggk/540/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