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自考网资料下载《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整理 4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2日

6.论述关汉卿《窦娥冤》杂剧的戏剧冲突。关汉卿《窦娥冤》集中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和关汉卿的思想感情。其戏剧冲突有三个依次递进层面,即社会冲突、道德冲突、意志冲突。首先,高利贷如羊羔二息的经济剥削,地痞流氓张驴儿父子的社会恶势力,糊涂官吏如州官桃杌的政治压迫,这三座大山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直接原因、外在机缘。关汉卿着力要表现的,并不是两种社会势力之间的冲突,而是传统道德与不道德的社会的冲突。杂剧中,窦娥与张驴儿父子的冲突,主要是守节守贞的传统同蹂躏节*、鄙夷贞节的不道德行为的冲突。张驴儿父子乘人之危,以死相要挟,强行入赘蔡家,这种不道德的反常行为,在杂剧里反而被表现成一种习以为常、屡见不鲜的正常现象,传统道德遭到了强权的野蛮践踏。而窦娥与州官桃杌的冲突,也主要是窦娥相信官府、愿意官休的道德行为同州官桃杌弃廉明如敝屣、奉贪酷如神明的不道德行径的冲突: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结果道德被愚昧所吞噬,窦娥也被冤枉地判处了死刑。窦娥冤案的根源竟然是坚守传统的道德!在不道德社会现实中,坚守传统的道德反而把人们推向火坑:这的是衙门自古朝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这正是关汉卿对元代社会的深刻认识。除了道德冲突外,关汉卿还以形象的笔触揭示了表现在窦娥内心冲突,即不安于现状与不得不安于现状、不信天地鬼神与不得不相信天地鬼神、明知道道德无用与不得不遵从道德之间的冲突。这从窦娥的悲惨命运就可以看出来,如她临刑前,感到天地鬼神昏愦任意把无罪之民推向绝境,又聪明得自觉为蒙冤之人昭显冤屈,天地鬼神的这种矛盾态度,正是窦娥内心矛盾的形象表现。《窦娥冤》全剧最后,窦恩德节、孝等道德情*,终因窦娥感天动地的悲剧命运以及清官的秉公执法,而得以高度的彰显,这表现出作者对仁政德治的理想社会的企望。关汉卿把复兴道德教化,才能挽救社会颓风,成为一种时代意识,将其艺术化、审美化为戏剧冲突,借各个阶层人们在信守道德与适应现实的两难抉择中的困境,来表现道德破败的社会危机和挽救危机的不懈努
  7.分析《琵琶记》中蔡伯喈、赵五娘的人物形象。
  高明在《琵琶记》中将蔡伯喈改编成是一个全忠全孝的正面人物,剧作可以安排了三不从的情节,一方面深刻发掘了蔡家悲剧的成因,指出蔡家的悲剧是皇帝和牛丞相造成的。在这里隐含着作者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批判。另一方面,这样的改编也大大丰富了蔡伯喈的艺术形象,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封建书生的性格,他既固执又懦弱动摇,既满腹牢骚又因循苟且。作者力图把他写成全忠全孝,但他的实际行为,心里及其后果,却是既不忠也不孝。
  作品成功的塑造了赵五娘的艺术形象,赞美了她善良,勤朴,坚忍,尽责的品质,通过一系列情节,刻画了她克己为人,忍辱负重的精神品质,作品力图把她塑造成一种道德人格,赤裸裸的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艺术形象的真实感。
  8.分析《水浒传》中宋江人物的形象。
  1.宋江外号及时雨,是一个肝胆照人的大义士,他的义气有很强的感召力。呼延灼为朝廷命令将,兵败后不肯投降,但终为宋江义气所感。
  2.作为义军领袖,宋江也有出色的组织才能,他率领义军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令官军屡剿屡败,梁山事业蓬勃发展。
  3.宋江在思想上深信封建的忠孝之说,并将此奉为自己立身世上的不可改变的信条,他的义气在深层上最终是受制于封建的忠孝观念的。
  4.宋江的性格是复杂的,充满了历史悲剧精神。宋江身上带有封建时代仁人志士的那种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忧患意识,但现实却一次次将他逼上绝境,他的忠君报国行为并没有改变他的被害身亡的悲惨命运。
  9.论述《牡丹亭》的思想内容。
  汤显祖的《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女主人公为而死,死而复生的感人至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的斗争精神;暴露了封建礼教的冷酷和虚伪,作品在表现追求爱情自由的同时,寄寓了作者崇尚真性情的哲学思想,表现出与当时社会存在的正统理学观念相对立的意识。作者有意识地用的冲突来贯穿全剧,抒发对现实的愤懑和对理想的憧憬。因此,《牡丹亭》比同时代任何一部爱情剧都具有更深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www.sxcrgk.org
  10.论述《牡丹亭》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1)作者把杜丽娘作为理想化的情至的化身来描写,通过梦而死死而生的奇幻情节,揭示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冲击,对人的真性情的憧憬与追求。(2)作者是饱含着深情写作的,据焦循《剧说》载,他在写到剧中春香哭祭杜丽娘的情节时,竟卧庭中薪上,掩袂痛哭。(3)《牡丹亭》在情节结构上充满了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如《惊梦》、《回生》等情节,都是只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事物。杜丽娘生前描绘真容,拾画者恰是生前梦中幽会的情人,而且又由于才子的痴情,与杜丽娘灵魂相会,最终使她复生,异香袭人,幽姿如故。作者的这一切富于幻想的艺术构思,正是《牡丹亭》戏剧结构的支柱。(4)《牡丹亭》的浪漫意趣还表现在全剧具有浓郁的抒情诗的色彩,处处充满诗的意境。许多曲词,将抒情、写景、刻画人物,紧密结合在一起,文采斐然,美不胜收,达到了传神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