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12

山西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6日

第三章 五六十年代诗歌戏剧散文

一、五六十年代诗歌概述

1.三个诗群:

1)建设诗群(由社会主义大建设歌唱者形成):阮章竞、李季;

2)行吟诗群:艾青、闻捷、方纪;

3)政治抒情诗群(这一时期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贺敬之、郭小川。

2.1958年经毛泽东提倡,掀起一场新民歌运动,出版了《红旗歌谣》(郭沫若、周扬作序),诗坛掀起新民歌风。

3.1966年以前,值得一提的叙事诗,有艾青《黑鳗》,闻捷的《复仇的火焰》,李季《菊花石》、《杨高传》,田间的《龙门》、《丽江行》、《佧佤人》

4.这一时期中国新诗的代表人物是郭小川

11955-1956年间,他“以一个宣传鼓动员的身份”,写下了一批以《致青年公民》为总提的楼梯式诗,包括《投入火热的斗争》、《沿着社会主义的轨道飞奔》、《向困难进军》等。

21962年,他以《甘蔗林——青纱帐》一诗,向自己也向他的同时代人发出“换回自己的战斗的青春”的号召。

3)郭小川在诗体建设上有一定贡献。在《投入火热的斗争》等“致青年公民”的诗中成功采用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并作多种尝试与探索:在《将军三部曲》中采用散曲体,在《厦门风姿》等诗中采用辞赋体,在《白雪的赞歌》等诗中采用半格律体,在《致大海》中采用自由体,在《海岸哨兵》等歌词中采用宋词节奏的自由格律体,《秋歌》采用信天游民歌的变体。这种探求形成了他颇为独特的“郭小川体”。

二、五六十年代戏剧概述 《茶馆》等

1.戏曲、戏剧、歌剧是中国当代戏剧的三大主要剧体。

2.建国后的第一次戏曲变革发生在1949-1957年间,变革内容和最后成果是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这个时期大批话剧工作者加盟戏曲队伍,使现代戏剧理论逐渐在戏曲界传播,给戏曲融入了新的基因。戏曲的推陈出新使传统剧目的整体水平(主要是思想内容方面)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十五贯》是这一时期传统剧目推陈出新的典范。

3.【问答】京剧现代戏对传统形式的变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吸收融合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从而打破了“随意赋形”的传统舞美体制;

2)采用写实布景,使话剧的分场、分幕制得以在戏曲中施行,戏曲情节的集中性增强,使原来以时空不固定为原则的文学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3)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当时流行的阶级斗争理论提炼生活与刻画人物,突出不同的鲜明个性,这种现代人物的描写方法与写实布景相结合,引起对程式化动作的重新选择或创造,彻底突破传统的表演体制;

4)歌剧和交响乐的经验被引进,具有变现力的新唱腔、新版式和人物主题音乐被创造出来,原来“千部一腔”的音乐体制也由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4.“第四种剧本”:

119576月,黎弘(刘川)在当时《南京日报上》发表评论《布谷鸟又叫了》,题目叫做《第四种剧本》。

2)作者首先批判了当时极为流行的三种公式化、概念化描写工农兵的剧本,然后提倡忠实的描写生活、真正写人的“第四种剧本”。在《布》剧之后,有《洞箫横吹》(海默)、《还乡记》(赵寻)、《归来》(鲁彦周)、《葡萄烂了》(王少燕)等。

3)“第四种剧本”最为突出并最值得肯定的成就:勇敢地突破当时许多作家都不敢、也难以逾越的“人性”、“人道主义”禁区,大胆地描写“人”,描写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生活,并深入剖析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塑造出了一批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

5.《茶馆》(当时未被列入“第四种剧本”):是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精品,不仅是老舍戏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同时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艺术的卓越代表。

【《茶馆》的艺术特色】

1)《茶馆》的艺术构思时独特的,生动而洗练地描绘了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戊戌政变后的清末社会、辛亥革命失败后军阀统治的民国社会、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

2)《茶馆》在艺术构思上使用侧面透露法。以小见大,以个别表现一般,考虑主题与典型环境之间的关系。选取北京普通的一个大茶馆使三教九流的人物同时聚集在一起,具有象征意味,是大中国的一个窗口,旧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3)老舍有意识地舍弃中外戏剧传统编剧的一人一事法,采用人像展览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把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都搬上舞台,把各种丑恶现象都淋漓尽致的呈现在观众面。

4)《茶馆》在艺术结构上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以清末至国民党统治崩溃前的近代历史为纵线,以特选出来的三个时代的生活做横截面,具有史与事结合、虚与实结合的优点。

5)《茶馆》中每一幕都要穿插描写一件怪异的事。如第一幕,穿插写庞太监娶老婆;第二幕突出描写两个逃兵准备共娶一个老婆的故事等,这些事件的荒诞性与怪异性,增添了其悲喜剧色彩。

6)《茶馆》是一部悲喜剧,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与人物的喜剧、幽默性格与剧作家的讽刺笔法,让作品产生了独特的悲喜剧风采。

7)《茶馆》人物众多、性格鲜明,主要使用了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也有在人物间偶然碰撞出的火花中刻画人物(第一幕中秦仲义与庞太监在对待戊戌变法的态度上发生冲突)。

8)老舍精心选择人物某几个最能体现其思想性格的闪光点,进行简洁的刻画,不重整体介绍,而重棱角的表现。如秦仲义的一生,作者只选择了他一生中三个闪光点——在王力发面前的财大气粗,在庞太监面前的狂傲不羁,败落后的自悲自悼——来刻画人物性格。

6.新中国成立后,田汉共创作三部历史剧:《关汉卿》、《文成公主》、《谢瑶环》。还改编了《白蛇传》、《西厢记》(均为京剧本)。

1)《关汉卿》是田汉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

2)《谢瑶环》(13场京剧)是田汉最后一部新编历史剧,也是田汉最后一部剧作。该剧是田汉由陕西地方戏碗碗腔的《女巡按》改编而来的,《女巡按》是根据清代剧作家李十三的《万福莲》改编而成。在改编过程中,田汉对原作进行了重大修改:一是“把骂武则天的改为肯定武则天,却对她做一定批评;二是将喜剧改为悲剧;三是浪漫主义的结尾。

三、五六十年代散文概述

1.杂文的短暂复苏:

1)第一次复苏: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以后,把复兴散文作为该报副刊改革的措施。这期间做出突出成绩的是:徐懋庸和王任叔(巴人)。徐懋庸《打杂新集》(后因反右未能出版),巴人出版了《遵命集》,编定了《点滴集》。

2)第二次复苏:19625月,《人民日报》副刊开辟“长短录”专栏,改杂文专栏由杂文家陈笑雨(“马铁丁”三作家之一)主持,邀请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为特约撰稿人。此间,邓拓的《燕山夜话》、吴南星(吴晗、邓拓、廖沫沙之集体笔名)的《三家村札记》,在北京市委的机关刊物《前线》上先行推出。

2.新时期以来,关于十七年散文名家,评论界有杨朔、秦牧、刘白羽“三大家”之说,也有杨、秦、刘、吴(伯箫)“四大家”之说。

1)杨朔结集的有《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和《生命泉》。

杨朔模式:作者借鉴古典诗文的意境,“总要象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构思上寓大于小、寓远于近,意境上比兴取义、象征比附,结构上峰回路转、卒章显志,这些是杨朔散文的显著特色,成为当时人所称道、进人所诟病。

2)秦牧散文以其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当时读者所欢迎。

3)刘白羽代表作《红玛瑙集》,代表着他散文创作的风格。

4)吴伯萧代表作《北极星》,代表着作者在本时期创作的最高艺术水平。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ggk/537/3731.html